欢迎您进入248365365.com!

设为首页 - 加入我们 -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摄影艺术

吴爱雯:让摄影回归自身

发布日期:2016-10-13 发布人:刘捷 浏览量:

2016-09-01 11:48:32来源:影像国际网【原创】作者:张双双编辑:zss
分享:

Q:i尚摄影
A:吴爱雯

Q:感谢您参加中国摄影家协会信息资源部在线影展。请您介绍一下自己,在摄影领域里,您又是如何给自己定位的?
A:在今天,互联网时代对传统的沙龙形式造成冲击的同时,却继承、发扬乃至于极端化了沙龙的内核,以微信、轻博客等诸多方式让摄影记录生活、传播信息、干预社会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。然而,中国是一个照相器材持有量遥遥领先的摄影大国,但却不是一个富有创作精神的摄影强国。
摄影对我而言,从来与那些复杂的参数与昂贵的设备无关,在我的概念里,摄影就是纯粹用画面来讲述故事,如果故事只能通过照片内的文字或是照片外的说明来表达,而图片变为辅助,那就是摄影师的失败。这组照片是一年半前拍摄于捷克和奥地利,照相器材使用的是索尼的卡片机(俗称小黑卡)。
达到理想画面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器材,而是存在于影像之外得眼睛和心。一个好的摄影师能把人们所看到的事物准确地记录下来;一个优秀的摄影师能把人们看不到的东西出色地揭示出来;而一个伟大的摄影师能把人们难以言传的感觉神奇地表现出来。就如奥森?威尔士所说:“相机如果不是诗人脑袋上的一只眼睛,其中的胶卷就毫无意义!”


  

  

Q:在摄影的道路上,有没有特别喜欢的摄影师,或者是很受启发的摄影师?
A:喜欢的摄影师不少,今天先说说森山大道,森山喜欢游荡在街头,拍摄主题只有一个:城市和街头。他选择直接冲撞方式,背着相机走入城市,浪迹在人群街道间,拍摄他所看见、所理解的“当下”与“真实”,不论是城市的躁动不安,还是其欲望或魅力。他的黑白照,将抽象性、象征性、梦之性格这三个特点融为一体,看似一种纪录生活痕迹的印记,在转化为成千上万个模糊、晃动、失焦、高反差、粗颗粒的黑白影像后,全都成为森山对现实世界迷茫、惶恐、不安的直接反应。
森山最大的摄影癖好在于喜欢使用傻瓜相机,从成名作《日本剧场照相本》到《新宿》到《巴黎》到《摄影啊再见》,大多的作品都是使用最一般的傻瓜相机快摄于街头巷尾。他说:“如果你用单反相机,你会用机器来找到完美的对焦。可你抓住的瞬间区却不是你要表达的感受。”
艺术或者是高冷的东西,但是艺术必定在我们的生活中,在我们的内心。艺术家不是职业,或许就是我们另外一个自己,大师也未必离我们遥远,其实就是你看世界的另外一端。
当然,从跟大师走转变为跟着自己走、跟着感觉拍出自己的个性才是真。


  


Q:街拍摄影的题材和手法都比较多,您的作品里视觉冲击力比较强,画面的构成感也很丰富,并且总能够看到一种人文情怀在里面。这是您对世界的观察、对生活的感悟或者是自己情感的一种抒发吗?您又是如何解读您的作品的?
A:摄影家被看作是敏锐但置身事外的观察家——是记录者,而不是诗人。但正如人们很快就发现没有谁就同一事物拍出同样的照片。
拍摄中本人反对摄友的扎堆集体创作,鼓励摄友去发现这世界的趣味与亮点,这是一种观念,一种立场和一种原则。另外,本人比较关注技巧和技法以外的东西,深感玩“内涵”要比玩“技法”更过瘾更高级。
在当下,我们的摄影家必须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、边界模糊、地形复杂、气候多变的摄影生态。在这里,单一权威的评价体系被各种流行话语所取代,层次分明的分类序列被各种交融兼容的艺术手法而打破,甚至于严肃宏大的叙事主题也迅速被生活化的个人独白所消解……
摄影生态所表现出来的可能性、丰富性和参差性,让摄影家越来越此清醒地意识到:摄影的问题,不是如何面对世界,而是如何回归自身——摄影,最终是解决自己的问题。
——这恰恰是最难的。

  

  


Q:您的摄影历程是怎样的?又是怎样不断取得进步?请分享一些经验给我们。此外,对于刚刚入门的街拍摄影师来说,有没有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?
A:喜欢上摄影后,晚上看着细小而明亮的星星,会发现星光照耀着的街道变得陌生了,熟悉的街道与树木,会呈现出以前没注意过的悠长的美丽。摄影创作让我们感觉到人生的青葱茂盛,绿意盎然,永不荒芜。
“汝果要学诗,功夫在诗外。”这是古人的劝诫。中国古典美学意境有气韵和章法,中国书法、绘画中的布局、章法、气韵、神采与摄影是相通的,都可以借鉴。
摄影让我们体验色彩、色调、明暗、光线,让我们感受到自然之美,人生之美,人间之美,让我们具备发现美的眼睛。让我们更能融入和体味,自然、草木、山川、人间、人物之美,让我们感受历史、人生、时间、自然、生命,让我们在景象中体味韵律、节奏、线条、光影、氛围、渲染,以及人体、美女、姿态、表情、眉目之美感。
而摄影与文学、美术等艺术门类都是相通的。通读唐诗三百首后,发现许多唐代大诗人的诗歌本身就是一幅画面,比如杜牧“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”的诗句就很好地表达了一种情景。如果我们在摄影创作中更多地拍出诗词文字所能达到的那种意境美,照片上不但有景色,有人物,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。那么创作手法就油然而生,因为文学思维会令我们预想到最终画面的效果,会对摄影中的取景、读景、情景交融等起着铺垫的作用。

  

  


Q:看您的介绍,你还是一位摄影评论家,能分享下摄影评论的过程和照片背后的故事吗?
A:一路走来,不知不觉我已经在多类摄影活动中取得成绩,在各类杂志上发表摄影评论几十篇,发表摄影作品多幅……在那些读片、选片的宁静夜晚,我会一直开着音箱,反反复复地放着一首英文老歌:《Nothing’s Ghange My Love For You》,没有什么能够改变我对你的爱,此情永不渝。我爱这样的句子,我固执地认为这是属于摄影的句子,没有绝望,没有破碎,如此美丽,花开不败……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吴爱雯


       上海作家协会会员,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、中国摄影著作权益协会会员。曾获《中国摄影》杂志二等奖,“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摄影”、“世界的外滩”、“尼康在上海”、“活力金融”、“水韵江南”等摄影比赛优秀奖,2014年被《人民摄影报》推选为“上海摄影十杰”。发表艺术评论、摄影评论、小说随笔百余篇,小说获“丁玲”文学奖。

 

 

版权所有:河南省郑州市轻院248365365.com 技术支持:商都互联(郑州佳豪科技有限公司)